中文

English

现货供应!尊龙凯时CHIKV重组蛋白及抗体上线,填写定制表单获惊喜礼品!

发布时间:2025-08-05   信息来源:尊龙凯时官方编辑

基孔肯雅热疫情警报及应对措施

2025年7月22日,世界卫生组织(WHO)对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,提醒各国要做好应对的准备。同日,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,近期北京出现偶尔的境外输入病例。截至7月23日,佛山市累积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645例,主要集中在顺德区,且均为轻症病例。

现货供应!尊龙凯时CHIKV重组蛋白及抗体上线,填写定制表单获惊喜礼品!

2025年7月23日,中国疾控中心指出,基孔肯雅热是可防、可控、可治的疾病,重点地区应迅速开展灭蚊行动。如果有个人出现高热、关节剧痛、皮疹等症状,尤其是有蚊虫叮咬或疫区旅游史的人,要及时就医。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(Chikungunya virus, CHIKV)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。其典型症状包括高烧(39℃以上)、皮疹及关节疼痛。检测方法可采用ELISA、IFA、免疫层析等方式,目前美国FDA已批准两款疫苗上市:Ixchiq和Vimkunya。

基孔肯雅病毒(CHIKV)的基本特征

基孔肯雅病毒(Chikungunya virus, CHIKV)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。其名称源于坦桑尼亚马孔德语“Kungunyala”,意指“变得扭曲”,形象地反映了因关节疼痛而导致的典型症状。CHIKV病毒直径约70nm,含有五个结构蛋白和四个非结构蛋白。E2蛋白在病毒血症期的保守序列使其成为检测的重要指标。

CHIKV的传播与流行历史

CHIKV分为三大分子进化谱系:东/中/南非谱系(ECSA)、西非谱系(WA)和亚洲谱系(Asian)。1952年,第一例基孔肯雅热疫情在坦桑尼亚被确认。此后,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多次疫情,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。根据WHO统计,截至2024年12月,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病例,每年超过50万例。

CHIKV的致病机制与感染周期

蚊虫叮咬后,CHIKV病毒入侵人体,在皮肤成纤维细胞及肌肉前体细胞中复制,并通过循环系统扩散至各大组织,引发全身性病毒血症。感染通常会引发高热、关节疼痛及皮疹等一系列症状。临床研究显示,CHIKV感染可导致组织损伤并引发大量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,慢性炎症与IL-6水平密切相关。

CHIKV的预防与检测策略

全球已有两款基孔肯雅病毒疫苗获批,分别为Ixchiq和Vimkunya。此外,单克隆抗体在预防和治疗方面也具有潜力。针对CHIKV病毒的检测则包括核酸检测、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查等。基孔肯雅热的传播方式主要为“人-蚊-人”,因此,控制蚊虫的生长和叮咬是防控该病的关键措施。

尊龙凯时的科研贡献

作为全球病毒试剂的重要供应商,尊龙凯时快速响应与创新,成功开发出基孔肯雅病毒E1、E2重组蛋白及相关抗体,全力支持基孔肯雅病毒疫苗研发、抗病毒药物开发和诊断试剂的开发。通过这些努力,尊龙凯时助力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。